150-xxxx-0668
快捷导航

雪山骑行游记

[复制链接]
qixingqun 发表于 2022-2-8 11: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寺穿越并非心血来潮一时冲动之举,而是精心策划了一年之久的活动。原本想2019年夏秋之季实施的计划却因本人脚踝软组织损伤及入秋后西安地区雨水较多等原因而搁浅至今,在2019年即将结束的最后一个月里,为了不使今年的骑行留下缺憾,才毅然决定选择冬季穿越。在出发前做了大量功课。比如熟悉穿越路线和攻略,向去过大寺的驴友请教注意事项,煞费苦心地选择同伴,每周坚持骑行锻炼体能,提前奔赴分水岭探路(见本群公众号文章《探路秦岭顶,为穿越大寺做最后热身》)等等,一切都围绕大寺穿越的主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准备,只期待一个天气晴朗的时机。
src=http___n.sinaimg.cn_sinacn14_247_w640h407_20180709_1e6f-hezpzwu0221597.jpg.jpg
  第一天


  看着这周天气持续晴朗,决定实施穿越计划。提前三天与大寺村民取得了联系,确定好吃住情况;出发前一天再次向刚去过大寺不久的驴友确定了路途的情况,几乎是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才趁着周末出发了。



  一行三人轻车熟路从阎良顺利抵达西安市长安区滦镇。



  在滦镇的路牌下合个影,此行第一阶段约一百公里平路到此宣告结束,耗时整五个小时。



  绕过沣峪口转盘。



  从转盘附近的“中国秦岭分水岭自行车爬坡赛起点”景观石处,开始此行第二阶段的30公里山路骑行。



  在滦镇吃过午饭,正式开始山路爬坡骑行。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90118_776b175076cb4efb83dae2b6.jpg


  从北石槽开始往上,国道两旁堆满了没有融化的积雪。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我们却忽视了:海拔低的地方因气温高雪早就融化没有了,而海拔越高的地方气温越低,积雪越不易融化,如果不加清理很难前行。



  国道旁的山体上挂满了长长的冰溜子。



  耗时四小时十五分钟到达鸡窝子。这是最靠近秦岭顶的村庄,再往上就没有住宿的地方了。原本准备住宿在最后一家农家乐,谁知因为天气寒冷水管冻住,农家乐里无法用水,加上游客很少,山上的农家乐几乎都关门了。



  还好距山顶稍远处有一户农家乐冒着炊烟,还在营业中,只是房间里的厕所不能使用,因为没有水冲。



  晚上,骑友们围坐在农家乐里的炉子前烤火取暖。借着闲聊的机会,再次向农家乐的主人打探山上路况,夫妻俩都说路上的雪应该清理了,是可以到达大寺的。既然本地村民都说可以走,也打消了我们心里最后的一点顾虑。



  农家饭菜很可口,自己家酿的玉米酒也不错。



  墙上的红辣椒看样子已经挂了很久了。
  第二天



  清晨吃过早饭,天刚亮,骑友们带了些锅盔和水就上路了。
src=http___c2.biketo.com_d_file_news_activity_2012-10-02_772eca539fb641730ff85c1.jpg



  继续上坡路,经过国道G210+K1333处。



  从秦岭顶附近的小路进山开始此行第三阶段的穿越活动。进入雪地前先穿上准备好的冰爪。



  此行穿越也分三阶段路况,第一阶段是进山的野路。路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



  因为有人走过,雪地里留下清晰的痕迹,把雪都踩实了,所以推起车来也没感觉很累。






  进入大路前需要上一个大坡,骑友们相互协作抬车上坡。

src=http___n.sinaimg.cn_sinacn_w640h427_20180114_d692-fyqrewh9710464.jpg&refer.jpg



  在雪地里推车上坡是很费体力的,幸亏鞋上套着冰爪能够有效防止打滑。



  野路大约只有不到200米长,就上到了第二阶段的正规大路上。大路上因为有汽车行驶过,路上的积雪被车轮压出两行宽而平坦的车辙印。顺着车辙印推车还是比较好走的,没有冻成冰的雪地甚至可以骑行,冻成冰的地方就得下来推行了。车辙印以外的雪被人踩过后冻得较硬,高低不平在上面无法骑行。



  在这种冰雪路面骑行是需要一定勇气的。路的一边是垂直的山体,有落石和掉落冰柱的危险;路的另一边是悬崖山谷,滑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即使是在冰面上骑车滑倒,也有手臂骨折的风险。因此骑友们一边相互提醒一边小心翼翼地前进。



  从分水岭到麦秸垛山顶约13公里,全程上坡路。



  路旁的冰瀑。



  远处的山坳。


    前方鹰嘴崖。




  公路旁的悬崖。



  为了赶时间,只要不太滑的地方能骑就骑,实在不能骑就下来推行。

 

  在“王锁岩”那里有一个森林防火管护站,管护站的人员不允许游客进山。



  恰好偶遇一群咸阳来的登山驴友,跟着他们从一条斜坡小路向上插到大路上去,绕过了管护站。不过这十几米的上坡也耗费了不少体力。



  前行到微波站附近有一个岔路口,汽车车轮的辙印向山上而去,那里有一个牌子写着“机要重地,严禁通行”的字样。而旁边通向大寺的路因为没有车轮压过, 所以雪覆盖得很厚,踩上去又软又深,推起车子来明显感觉吃力了很多。



  公路旁立着写有“自然保护区条例”的牌子。



  从岔路口开始第三阶段的覆雪路况,这种路况完全无法骑行,只能推车前进。



  走了没多远,前方悬崖边有一个向下的坡道,驴友们从这里下坡前往对面的“鹿角梁”。



  我们在悬崖边与鹿角梁合影留念,和登山驴友挥手道别。



  然后继续顺着大路前行,地面上的积雪越来越厚。由于没有车轮压过,松软的积雪让我们每走一步都很艰难。



  本来上坡推车就很累,加上半尺多厚的积雪,每前行一米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走不了几步就得休息一下。



  前方有人用树枝在雪地上搭建了一个金字塔状的造型,似乎在警告着什么,我们也意识到前面的路肯定凶多吉少。



  向前走了没多久,发现雪地里唯一一串人的脚印也止步返回了。



  再向前,雪地里除了小动物们遗留的脚印外,再无其它痕迹。因为雪太厚,自行车放在雪地里自己都能立住。山顶就在前方不远处,可怎么走也走不到,心里期盼着到达山顶雪就没那么厚了,才有了点继续前行的动力。



  终于到达了麦秸岭最高点。从与登山驴友分开的地方到这里大约只有2.5公里的路程,我们却用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几乎是每走十几步都要休息一两分钟喘匀了气才能继续前行,耗费了大量的体力。



  山顶上的积雪更厚,有些地方的雪已经没过膝盖了。



  在山顶休息片刻,遥望远方,视野开阔。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加上地上的皑皑白雪,纯净的不能再纯净了。



  麦秸岭的位置基本上处于分水岭和大寺村的中间,是全程的最高点,海拔2630米。



  远处山顶的电视转播塔清晰可见。

    鹿角梁雄姿挺立。  


  休息过后,骑友们尝试着继续前行,心想着前面的下坡路应该好走一些了吧。谁知前面的路都位于大山的阴坡上,地面上的积雪根本无法融化。风把山坡上的雪都吹落到了地面上,浮雪覆盖住了所有的痕迹,比刚才上坡路上的雪更厚更松软,一踩一个深坑,足有一尺多深,踩进雪坑里的脚都难以拔出来,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都费力,更何况还要推着三四十斤重的自行车,一点都不比刚才的上坡路轻松。车轮在雪地里压出深深的车辙,阻力实在太大了,只能一手扶车把一手拽着车座向前走。山地车的变速系统和刹车线早已经冻住无法使用。因为一直踩着积雪前行,雪水逐渐渗透了脚上的登山鞋,浸湿了袜子,脚部开始发凉。路上全程没有补给的地方,我们带的水也即将喝光,为了节省用水,骑友们不得不开始抓起地上干净的雪吃,来湿润嘴唇和喉咙。我们用了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才向坡下走了一公里的路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看着太阳要西斜了,是继续前行期望前面路上的积雪会少一些,连夜赶到大寺村?还是原路返回放弃这次穿越活动?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选择,毕竟已经走了一半多的路程,已经过了全程最高点开始下坡,如果返回就意味着前功尽弃。可是继续前行,谁知道什么时候积雪会浅呢?万一路上都是这么厚的雪,按照这样的速度即使走到明天天亮也到不了大寺。更危险的情况是:如果继续前行,太阳落下后气温急剧下降,骑友们的体力即将耗尽,没有热水和食物补充,没有火种取暖,加上推车穿越也没有带更多的衣服,气温下降到冰点后自行车车轮一旦冻住推不动,那么一切都完了。更要命的是,手机在山上一点信号都没有,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想求救都完全没有办法。原路返回还是有更大生存机会的。一是路况熟悉,即使天黑前下不了山,到途中的森林管护站也可以求助或暂住一晚,总比在雪地里过夜强多了。再就是原路返回,只有接近山顶这几公里路面雪厚不好走,到了有汽车车轮印的大路上就好走多了,更方便下山。下午14:30分,在下坡不到2公里后,大家经过短暂商量最终决定放弃前行,尽快返回。好在返回的路上因为有我们来时的痕迹,顺着踩出的脚印和深深的车辙印走起来轻松了很多,很快就到了有汽车车轮压过的大路上,骑上车子一路下坡,也顾不上雪地路滑了,一心只想着趁天黑下山。毕竟骑行下坡的速度快,途中赶上了早上遇到的那些登山驴友们,在他们之前我们就下到了分水岭。


  骑友们在秦岭分水岭标志处合影,证明我们来过,也证明我们尝试过、努力过!即使没有成功穿越,但也尽力了;纵然留有遗憾,但没有缺憾,毕竟2019我们来过!我们欣赏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雪山风光,经历了一次难忘的雪地骑行,为下次的穿越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也算是不虚此行的收获吧!
  赶在天黑前大家平安到达了鸡窝子,此时气温已经降到冰点,国道上结了浮冰无法再继续下山。因为是周六,开门的农家乐又多了几家,大家决定住宿鸡窝子明天下山。
  第三天
  早晨太阳出来后,骑友们开始下山,按原路顺利返回了阎良。
  总结本次骑行经验:
  即使做了万全的准备,也可能遭遇意想不到的处境,关键时候一定要做出理智的决定,不能冲动行事。这次活动的“险”,并不是险在爬山中或险在雪地里,而是险在最后的决策上,如果贸然选择了继续前行连夜赶往大寺,可能真的九死一生。
  艰苦的骑行穿越路线至少应有两名以上的男士组队,不建议体力差的女骑友参加。因为很多需要扛车的路段都需要身强力壮的男士相互协助。
  在深雪中推车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因此不要在没有足迹的深山雪地中推车穿越。
  高危险的户外活动一定要选对同伴,关键时刻如果因同伴之间意见分歧而导致队员各行其事,是最致命的。只有平时经过多次磨合的伙伴才能组队出行,凭吃吃喝喝是不能完全了解一个人的。
  选择同伴时,有时候勇气比体力更重要。越危险路段越考验勇气,而不只是体能。



  全程骑行轨迹



  从分水岭到麦秸岭的骑行爬坡轨迹



  从麦秸岭到大寺村仅剩的14公里下坡路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自驾游路线推荐

更多+

热门帖子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骑行群论坛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全国服务热线:

150xxxx0668

论坛地址:小马哥的云服务器

运营中心:全国各地骑行圣地

邮编:100086 Email:415288885@1qq.com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7055号-10